Loading [MathJax]/jax/output/HTML-CSS/config.js

2016/04/30

小狗教我的事(5):我讀《別以為你了解你的狗》

我永遠沒有辦法了解Shiro在想些什麼。

散步當中,一旦在馬路上尋獲死蚯蚓或是被車子壓扁的青蛙乾,牠會立刻伸出脖子往那兒嚕個好幾回。我無法參透此舉的動機。據說有個『金鍊子暴發戶理論』,認為狗狗在怪味中打滾,是用來向其他同伴炫耀,展示其地盤的豐富資源,跟戴金鍊條炫富的心態相同。另一種說法則認為這種行為等同於人類往自己身上噴香水,純粹由於那個怪味讓牠的心情愉悅,或者如同『人們基於某種不太協調的美感而穿上花花綠綠、五顏六色的夏威夷衫』。

唯一可以確信的是,牠在沾滿怪味之後,看起來會特別嗨。

拜讀派翠西亞·麥克康諾博士的大作《別跟狗爭老大》之後,覺得她的文筆實在精采,因而立即買了她的另一本著作《別以為你了解你的狗——動物行為學家教你正確分辨狗狗情緒》。此書的英文書名是For the Love of a Dog,原本與『了解』或者『自以為了解』並無任何關係。作者是動物行為學博士,第一本書講的是如何更容易了解狗狗的行為——或者,如何讓狗狗更容易了解牽繩另一端的人類的行為——於是,經由中文書名的強化,讀者合理地期待這本書的主題:做為飼主,如何經由正確分辨狗狗的某些表現之後,自己可以變得更了解自己的寵物。也就是說,讀者多半把它當做一本『狗語』教科書、或是寵物翻譯機的使用手冊,從這樣的出發點開始閱讀本書。

然而,很有趣的是,閱讀這本書時,我發覺到:其實它同時是一本關於『情緒』的科普書籍,只不過主題除了人的情緒之外,多半圍繞著狗。讀者不需要具備神經科學或是生理學的背景,只要對狗有興趣,就可以著手閱讀。哺乳動物都有基本情緒,諸如恐懼、憤怒或快樂。這些基本情緒的生理基礎,和大腦的結構有關,不論狗或者人皆有相同的關連。狗與人類不同的是,狗的情緒表現相對單純,比較起來,人類的大腦複雜得多,情緒表現往往不只是單一的原始情緒,而是複雜的情緒組合。

作者提醒讀者,千萬不要把狗當作有毛的人類,凡事要從狗的角度觀察。而我在閱讀此書時,則不斷想起,對於人類而言,情緒的鑰匙,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我可以不必因為別人的舉動或言行而暴怒或沮喪,彷彿自己的脖子上綁著一條無形的牽繩,任由別人拉動。這是人與狗最大的不同。

作者不愧為情緒研究的專家,書中的詼諧語氣往往到了搞笑藝人的程度。『⋯⋯有一種叫做海鞘的生物,幼年在海裡游泳的時候具有大腦和神經索。海鞘成年後就永遠定在石頭上不動,此後腦部便被身體其他部位吸收並消化。沒有運動,就不再需要大腦。有些人如果賴在沙發上看無聊電視節目太久,或許就可以思考一下:缺乏運動的話,大腦可能會被吸收掉。』最後一句話,應該要刻在電視機旁邊。


繼續閱讀
小狗教我的事(3)——我讀《別跟狗爭老大》
小狗教我的事(4)——智慧犬

沒有留言:

399918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