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晚上,在誠品的網頁上,赫然發現,しゃばけ系列在台灣有中譯本,書名為《娑婆氣》。於是,趁著週末上台北,進行『火星人』版本的慾望城市午餐聚會時,順道到誠品信義店,買下了《娑婆氣》以及該系列的第二部《致當家大人》(ぬしさまへ)。
週末就在江戶妖怪小說、仁醫第二部、以及新參者DVD的陪伴之下度過了。
給大人(或者至少是青少年)看的小說,故事內容,和童書繪本《みぃつけた》比較起來,果然大大的不同。讀了小說中譯本之後,終於了解這本書為什麼會成為暢銷小說。依照序文的解釋:『娑婆』源自梵語,意為『能忍』,謂在這個世界的眾生要忍受各種苦和煩惱;亦指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世界。『娑婆氣』則是受俗世間名利得失等各種慾望所控制的心。小說的主體包括妖怪、江戶歷史、以及推理,都是暢銷元素。在奇幻與推理之後,加了一點點哲思。開始閱讀之後,就不會想中斷了。如果拿食物來比喻,是選材聰明的精美甜點,教人不想吃也難。
在誠品信義店,畠中惠女士的小說中譯本,其中四本尚有存貨。本來想,難得上台北,乾脆一次把四本小說全部買下。但是,小背包裏已經有一本正在閱讀的《鬼太郎之妻》,如果再買四本書,恐怕塞不下。因此只買了兩本。事後慶幸只買兩本,因為甜點畢竟是甜點,連吃太多,恐怕會膩。相較於《娑婆氣》是一部長篇的推理小說,第二部《致當家大人》則是由好幾篇短篇構成。一下子連續閱讀太多短篇的推理小說,如同連續看每集三十分鐘的卡通片《名偵探柯南》,看了一個下午之後,除了疲乏之外,不禁想問:為什麼每一集的柯南卡通,都要先死個人呢?
《致當家大人》當中,讓我有最深的感觸的短篇,是其中《仁吉思念的人》。這一篇雖然也是推理小說,但是形式並不是一開始就死了個人,然後由名偵探柯南出馬破案的那種。這一篇,是愛情短篇小說,是大大的一顆粉紅色的醃漬紀州梅,而不是甜食。愛情故事的男主角仁吉,單戀女主角。但女主角早已有心上人。男主角雖然知道女主角愛的不是他,但仍然願意在一旁苦苦守護,最後甚至出面協助照顧女主角和她的心上人所生的後代。至於女主角,則是堅信:即使註定一再分離,心上人終將與她再會面。因此,她願意耐心等待。雖然是以江戶時代做為背景的妖怪故事,但是故事後面隱喻的「愛」與「信」,其實已經是信仰層面的人生哲理。
和妖怪比起來,出現在故事當中的『人』,做的淨是一些殺人綁架和欺騙的事。『人』才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比妖怪恐怖多了。妖怪也都同意這一點。
2 則留言:
そう、生きている人間が一番怖ろしい。
『愛』はどうだろう。
のさん,
我覺得像仁吉這樣,為所愛的人默默付出,即使對方已另有心上人,是一件很感人的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