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把蘆筍用這樣的方式上菜,而不是裝盤,是希望用餐者抽出每一根新鮮蘆筍的時候,可以模擬『鮮採』的動作和心情。

美瑛選果其實是一個類似農會的組織。為了推廣當地的農產品,他們有工廠,超市和餐廳。賣的都是當地食材。Restaurant Asperges就是這個組織的餐廳。夏季全力迎接來自日本各地的觀光客,冬季則太冷了,一週只營業兩三天。

由於北海道的冬天實在風雪太大了,他們也推on-line shopping。據當地人說,網路對於北海道農民而言,是個重要的發明。農家不得不接觸這個科技產物,因為有了網路,在大風雪的日子裏,也可以做生意。
這家店如果沒有預約,很難在用餐時間當場等到位子。來自台灣的我們,這時候就要妥善運用Visa信用卡提供的秘書服務。大部分人通常只使用信用卡的免費停車或者機場休息室吧?其實Visa的秘書服務很方便,可以幫日文不流利的我們,預訂好所有的餐廳和旅館,不用自己打昂貴的國際電話,用破破的日文和英文溝通。
餐廳明亮的裝潢,強調的就是美瑛的鄉村感。座位面對的是大片的落地窗,用餐的客人,可以一面享用當地食材,一面欣賞外頭的藍天與綠地。很聰明的設計。





客滿的關係,讓我不禁好奇,是哪些人來這裏用餐?有一桌是會社員的聚餐吧,其他有一些看起來是couple(或者不倫戀?)的組合。不過,看起來還是以退休有閑的老先生老太太們居多。據說因為物價高的關係,日本的國內旅遊,往往比海外旅遊還要花錢。老先生老太太們的衣著都很講究。看來,這些老先生老太太,不僅有閑,口袋裏應該也相當飽滿吧?(雖然這可能是我多心了,或許只是日本人的習慣本來就比較講究衣著和打扮的品味。 )
說著說著,外頭有一團大約七八個人的香港或台灣團,從落地窗前面走過。這一團遊客經過這裏,每個人都向落地窗內望,似乎被吸引了,決定要進來一探究竟。不過,一會兒之後,可能因為沒事先訂位的關係吧,紛紛由原路走回。嗯,所以,還好有預約。


第一道是果汁。莓類的果汁,混合一些碳酸氣泡,再加上裝飾。美麗大方的女服務生現場做的。
前菜省掉了盤子,用吃冰琪琳的方式吃前菜,很有樂趣。沙拉是美瑛當地的十幾種蔬菜。




麵包是當地小麥做的。至於蘆筍,則是這個季節的盛產。可能由於緯度的關係吧?他們的蘆筍非常巨大而甜美。『和台灣的是同一品種嗎?』第一次吃這麼大的蘆筍,一定會有這個疑問。真的很難與台灣小小的蘆筍聯想在一塊兒。
每一根蘆筍都是當天早上剛剛摘採下來的。他們刻意把蘆筍裝在杯子裏上菜,而不是裝盤,是希望用餐者抽出每一根新鮮蘆筍的時候,可以模擬『鮮採』的動作和心情。可以看出,這家餐廳很注重遊客品嘗當地食材時的『樂趣』和『心情』。這是我在別的地方不曾體會到的。
這時候,我開始想起台灣的農業。什麼時候,我們的精緻農業才能追上他們?什麼時候,我們的農會才能讓遊客覺得,仙草也是一種美顏的高級食材,可以如同香港的龜苓膏一般製造話題,然後讓遊客們愛不釋手?什麼時候,關西農會可以像美瑛選果一般,變成一個品牌?118線道旁的附屬餐廳,可以變成如同Restaurant Asperges一般,有自己的品味?
悲傷的話題還是別想太多,免得影響食慾。
主菜是豬肉。(牛肉有點小貴⋯⋯)
左圖和右圖是兩道不同的豬肉。一個是燒烤了一下,另一個比較多燉煮。味道很不錯。



附贈非常甜的洋蔥,佐培根。




女士和老太太喜歡來這裏是有原因的。甜點有三道。第一道是上圖的蕃茄。Tefutefu有類似的。這一家做的比較甜。 其次是當地牛奶做的冰琪琳,佐草莓醬以及蛋白做的餅乾(叫什麼來著?)。巧克力和紅蘿蔔口味的蛋糕,以及紅茶。紅茶有類似東方美人的果香和很醇厚的熟茶風味,雖然服務生說這只是一般的大吉嶺紅茶。
多吃當地食材,符合減碳的環保概念。農會之類的傳統組織,但在經營上,手法卻是先進的。從餐廳的設計,菜色與裝盤等細節,都考慮到遊客的心情和感受,因此,客人們也會大力給予回報。精緻農業的典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