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5

阿雷格里(Allegri)——求主垂憐(Miserere)

阿雷格里的《求主垂憐》:一首具有超高音C的五聲部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並伴隨神童莫札特的傳奇軼事。

CD: Gimell,泰利斯學者合唱團演唱。
YouTube (演唱:Kings College Chapel Choir)

I.
莫札特的各種軼事幾乎都發生在小時候。這些軼事為他贏得了音樂神童的美譽。不過,畢竟莫札特在三十八歲就跟這個世界說bye-bye了,因此,要有什麼奇人軼事,必然得發生在少年時代。神童看起來像是個難纏的小鬼,現代的醫學研究者甚至推測他是個妥瑞氏症的患者。天才跟異常本來就很難有界線,因為這些都是落在正規分布的極端。

十四歲的小莫札特和父親在西斯廷禮拜堂(就是有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以及《最後的審判》的那一座教堂)第一次聆聽此曲。當時,阿雷格里的《求主垂憐》只有在每年的復活節在這個教堂演唱。由於教宗嚴禁該曲譜外傳,所以不只其他教堂無法演唱,就算是西斯廷禮拜堂的合唱團,也只能各自看到各自的聲部,無法看到總譜。

喜歡搞怪的小莫札特,當場默記這一首句子,事後用『聽寫』的方式(當然,聽的是腦袋裏的iPod的錄音),把這首曲子默寫出來。然後,索性在外頭找人練起這首合唱曲。

聽說《求主垂憐》竟然在外頭傳唱,教廷大驚,立刻查詢曲譜從何流出。最後發現,並沒有任何人外流曲譜,而是小天才用超人的記憶力以及聽寫能力,把曲子重新譜寫出來。教宗因此還頒給小莫札特『騎士』的稱號。

後人檢查了莫札特的聽寫譜以及阿雷格里的曲譜。兩者只有非常微小的差異。那一點點的差異,是因為莫札特用符合和聲規則的方式把全曲默記下來,但阿雷格里原曲的五個聲部極少數的地方並不是完全符合和聲規則。

II.
教宗不讓阿雷格里的《求主垂憐》總譜外流,是有道理的。

拉丁文的經文,唱的是舊約聖經詩篇第五十一篇,大衛的禱告。大衛看上了下屬的老婆,趁著下屬在前線和非力士人作戰的時候,和下屬的老婆發生關係,讓她懷孕了。為了掩飾這個罪行,大衛要下屬從前線返家休假,這樣,日後下屬就會誤以為孩子是自己的。沒想到下屬是一個正直的人,他說:戰事正在緊張的時候,要他拋下同僚,一個人返家享樂,這種事他實在不能做。眼看著醜事就要敗漏,大衛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下屬派到戰事最危急的最前線去送死。後來,正直的下屬果然戰死了。正當大衛以為一切醜事神不知鬼不覺時,一位先知前來指責他:『神』知道這件事。大衛你這個該死的傢伙,竟然用計把一個正直的人害死了。大衛於是痛哭、懺悔,做了這個禱告。舊約聖經說,這是大衛做的唯一的一次讓神不悅的事情。

但是即使是完全不知道拉丁文唱的是什麼的聽眾,在聽了這首曲子之後,心靈也會大受感動。我認識的一位朋友說:他不了解基督教是怎麼一回事。但這首曲子,讓他不得不思考,莊嚴而感人的歌聲後面,存在一個什麼樣的上帝。

音樂竟然有讓人想要『親近』上帝的動力,難怪教宗聽到阿雷格里的作品之後,視為上帝賜予的至寶,並限制人們隨意傳唱這首神聖的曲子,只有每年的復活節,在西斯廷禮拜堂,可以正式地演唱。 (不過,限制傳唱,豈不是限制人們親近神?)

阿雷格里的這首曲子,五個聲部的對位,就像一層又一層的海浪。聽過這首曲子,必然會對這世界上存在這麼充滿藝術性的宗教歌曲而驚歎不已。這首曲子出現了好幾次的超高C音。鋼琴正中央的C稱為『中央C』(~262Hz)是一般男生可以唱到的音高。往上高八度的高音C,也就是比標準音高A(440Hz)再高一點點的那個C(~523Hz),是帕華洛帝之類的男高音,在音樂會上用來展現歌喉的音高。再高個八度,上頭的『超高音C』 (~1046Hz),幾乎是女高音的極限。礙於天生的不平等,許多女生根本唱不上這個音高。即使老天爺賜給了天生的好聲帶,如果不是訓練有素的女高音,一不小心就會唱破,要不就是唱得凶狠無比,像是要被宰殺的禽獸發出的叫聲。

那為什麼阿雷格里要寫這麼難唱的音域呢?古時候的教會合唱團是不准出現女性成員的。高音的聲部,要不就是用小男生,要不就是用閹人。尤其是閹人,其歌唱訓練由於沒有經過變聲期而中斷,因此技巧變得超厲害。極高的音或者是複雜的花腔,都難不倒他們。以前的高音獨唱(Solo)都會留一段花腔給他們展示高超技巧,作曲家會在那裏寫一段範例,但其實是讓他們自由發揮。

頁首連結的Youtube演出,高音是用小男生,但是Gimell這一張CD,泰利斯學者合唱團(The Tallis Scholars)則是女聲演出。這張CD獲得了企鵝評鑑『三星帶花』的最高榮譽。我曾經在國家音樂廳聆聽他們的現場表演。只能說:太厲害了!在現場,真的會雞皮疙瘩掉滿地。

III.
什麼樣的腦袋,才能記憶並且聽寫五個聲部的曲子呢?用火星人的語言:需要內嵌(embedded)超大的記憶體(SRAM)以及好幾個超級鎖相迴路(Phase-Locked Loop),才能聽到什麼頻率,就能正確的得知其絕對音高,並且全部默記下來。想到甲殼公司的類比設計,PLL總是會有過大的jitter或者受到各種原因而造成頻偏,不得不想請設計者參考一下上帝的設計,也許類神經網路也適合拿來解決PLL的設計問題?

英文說特異的能力是一種天賜的禮物(gift)。但有時候,擁有天賜的禮物,是不是一件幸福的事,端視你怎麼看它。

我在大學合唱團認識了一位學妹,她擁有絕對音感。意思就是說:你在鋼琴上隨便押什麼鍵,她都能正確的告訴你,那個音在五線譜上要標在哪個位置。如果拿起電話筒,她會告訴你:市話的撥號音,是差了幾個赫茲(Hz)的A跟F的合聲。我自認聽寫能力不錯,給我一段旋律,我就能把唱名(Do Re Mi之類的)寫出來。但是,我不知道那是什麼調子(唱名的Do,到底是C調或是D調)。如果要在五線譜上正確的把音符寫下來,除非事前給我一個標準音高。所以我對學妹這樣的奇人,簡直崇拜極了。但是,這樣的她,在合唱團裏,卻生活得很辛苦。例如一般人看簡譜唱歌,只要知道1234567代表Do Re Mi Fa Sol La Si,就可以開始唱了。但是,她卻需要一邊唱,一邊心算。例如F調的Sol其實是C,因此唱F調的簡譜,她要一面唱,一面把數字都加3。然後,大夥一起唱歌,即使在有伴奏的情況下,都可能走調(例如在疲勞的時候,可能愈唱愈偏低,在情緒高亢時,可能愈唱愈高),沒有伴奏的時候就更嚴重了。通常大家一起唱,在不知道音準跑掉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唱出和聲(也就是大家一起跑掉一點點),聽起來仍然很優美、仍然可以唱得很愉快。不過她總是會發現音準跑掉了,而感到痛苦:究竟是要唱正確的音高,『把大家拉回來』,或者是隨波逐流,至少唱出和聲?最痛苦的是:如果漂掉的音高正好在半音與半音之間,例如把F唱成介於F和F#之間,既不是F,又不是F#,然後接下來唱的每一個音高都不是落在鋼琴任何一個鍵上,這時她就痛苦得不得了。直到大家走音更嚴重,到達半音的程度,例如把F唱成F#,接下來每一個音又都落回了鍵盤上(只是全部向高音漂移了一個鍵),她才能鬆一口氣。

天才,在凡人當中,總是要適應的。

IV.
送我玉荷包的學弟,問我最近聽了哪些CD?我說,都沒聽了。他好像有點驚訝。因為在他的印象中,古典音樂是我的最愛。

人總是會變嘛。我自己做如此解釋。

只不過:做media player的人,既不聽音樂又不攝影,然後又不花時間看電影,究竟在做些什麼呢?不斷地拿著即將融化的冰淇淋快速奔跑罷了!

6 則留言:

River 提到...

連聽者都能背脊發麻到雞皮疙瘩掉滿地。很好奇樂音製造者歌唱者本身他們在整個過程的mental state會是哪種模樣?

faintglow 提到...

究竟在做些什麼呢?不斷地拿著即將融化的冰琪琳快速奔跑罷了!

我家中的某人說你寫得真好。她問說是自己想的還是抄來的呢?

叛徒 提到...

Dear River,

謝謝留言。
歌唱者本身真的很投入。但我不清楚他們的mental state。
不過,開車的人,自己不會暈車。所以我很確定他們自己不會起雞皮疙瘩。(笑)

叛徒 提到...

Dear Faintglow,

見笑了。生活變成這副德性,還被人誇獎。真不好意思。
請代向尊夫人問聲好。

匿名 提到...

你好, 我来自马来西亚,一个单纯喜欢却对音乐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无意中听到这首歌所以在找。谢谢你 分享了Allegris 的 求主张垂怜的. 写得这的很好。 谢谢,还有新年快乐!

叛徒 提到...

謝謝留言。也祝你新年快樂。

399893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