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HTML-CSS/config.js

2010/06/25

倫敦印象(6): 禁衛軍交接

所有的旅遊書都說,禁衛軍交接,是不可錯過的儀式。
拍攝這些頭上戴著雞毛撢子的禁衛軍交接,是很有趣的經驗。
不過,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卻是數量多到嚇死人的觀光客。


2010/06/22

倫敦印象(4): 大英博物館

The British Museum

這是個天氣很好的日子。
雖然沒去過大英博物館,也沒人帶路,不過,下車之後,跟著其他遊客走,自然就到了目的地。

2010/06/20

倫敦印象(3): 給戰神Mars的一封信


Dear Mars,

收信愉快!近來好嗎?
託您的福,甲殼公司的『行星計畫』當中,借用您的大名的那一顆IC,前一陣子還算賣得不錯。不過,您也知道,歐洲的經濟情況,最近不太好。真是令人擔心⋯⋯。

倫敦印象(2): Love Never Dies

這次到倫敦的重頭戲之一,就是到Adelphi TheatreLove Never Dies

大學時代就完整地聽過韋伯的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全曲。算起來,做為Phantom樂迷已經二十幾年了。因此,聽說韋伯竟然跟好萊塢拍電影的傢伙一樣,為Phantom製作了續集Love Never Dies,立刻就買了CD來聽。

網路上對Love Never Dies有一堆樂評,不想看也難。樂評分為兩派,一派說續集多好聽多精采(不免讓人聯想到網路打手),評論者想必是死忠樂迷。另一派則是對續集的音樂或是劇情略有失望,或許這才是真心話?自己聽過CD之後,覺得音樂還不錯,但是的確沒有像當初聽Phantom這樣印象深刻。所以,在Love never dies, but it might fail的心情之下,出發到倫敦,聽現場表演。(上圖左:出發前預購的劇票。上圖右:Love Never Dies的CD封面)

2010/06/19

倫敦印象(1)

進英國海關時,隊伍排了超過一小時。不過,他們可以這樣對待觀光客,是有道理的。

2010/06/12

佛瑞 安魂曲--自從Luke走了之後

自從Luke走了之後,我的腦袋瓜裏的iPod就不斷播放佛瑞的安魂曲。
(我手上的CD是Collegium出版,John Rutter指揮The Cambridge Singers演唱的版本)

佛瑞的安魂曲所選的經文是
1.進堂詠與垂憐經(Requiem-Kyrie) 2.奉獻曲(Offertory) 3.聖哉經(Sanctus) 4.慈悲耶穌(Pie Jesu) 5.羔羊經(Agnus Dei) 6.安所經(Libera me Domine) 7.告別曲(In paradfsum)
就讓我把它當做這一週的生活週記的template吧。

2010/06/06

In Memory of Luke

We feel very sorrow that our dear friend Luke passed away yesterday due to the accident in Wu-Shuang Mountain. (Related News) (追思會影片)

Sex and the City 2:《冷暖人間》美國版?

凱莉一行人,這次到阿布達比去了。

火星人當然不能錯過時尚大戲Sex and the City 2。因此,週末晚上,和另一半到大遠百的威秀影城,看了晚場電影。(內文有雷)

2010/06/05

阿雷格里(Allegri)——求主垂憐(Miserere)

阿雷格里的《求主垂憐》:一首具有超高音C的五聲部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並伴隨神童莫札特的傳奇軼事。

CD: Gimell,泰利斯學者合唱團演唱。
YouTube (演唱:Kings College Chapel Choir)

I.
莫札特的各種軼事幾乎都發生在小時候。這些軼事為他贏得了音樂神童的美譽。不過,畢竟莫札特在三十八歲就跟這個世界說bye-bye了,因此,要有什麼奇人軼事,必然得發生在少年時代。神童看起來像是個難纏的小鬼,現代的醫學研究者甚至推測他是個妥瑞氏症的患者。天才跟異常本來就很難有界線,因為這些都是落在正規分布的極端。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