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HTML-CSS/config.js

2009/01/31

際遇

Wilson是火星人的大學同學。現在定居美國,在某高科技公司當中寫軟體。他差一點點成為美國分公司的同事。

當我就讀大學的那幾年,關於深造,當時的風氣,正在從出國唸研究所慢慢轉為留在台灣。古時候,小學國語課本的第一課是『來來來,來上學;去去去,去遊戲。』這樣的課文在當時曾被人改成:『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我大一時,大三大四學長們,畢業後大概有七、八成是到美國留學的。課文會被這樣修改,不是沒有道理。

但在我唸大學的那幾年之間,台灣的教育當局,希望能夠讓研究所有更好的發展。如果研究所沒有好的研究生,第一步就做不起來,是沒有什麼後續發展可言的。因此,政府在那幾年推出了一些program,包括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可以直升研究所、直攻博士班、以及很優渥的獎學金等等。這些措施的確發揮了一些功效,至少吸引到我這個懶人。當然,決定不出國唸書,有其他原因,但必須承認,如果決定出國,就要認真準備TOFEL和GRE(當初自己也認真準備了),並且認真申請學校。就算進了好學校,還要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努力找個好老師來做論文的advisor。在很清楚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目前就讀的學校生態(哪個老師在哪方面專長、哪方面只是研究興趣不宜冒然跟進⋯⋯)的情況下,可以輕鬆一點留在台灣,當然是不錯的選擇之一。就這樣,自己決定留下來,同時也影響了一部分的同儕。這種風氣的改變,在我就讀大學的前後幾年發生。等到之後兩三屆的學弟妹,情況已經變成有六七成的學生,留在台灣唸研究所了。

當然,同學們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和我一樣。Wilson和Kenny都選擇出國唸書。他們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在台灣唸研究所,但是直升研究所剛開辦時,名額並沒有很多,極大比例的學生還是要靠考試入學。那一年,很不幸的,同學都考得很不好。(反而是補習班讓很多名不見經傳的大學畢業生考了進來。)失意的同學們都當兵去了,他們大多不願意再考第二次,而是決定直接用大學成績申請國外的研究所。

大家的際遇是不同的,這是必須承認的事。在台灣的同學,很多人其實並沒有如同出國唸書的那一群優秀,但他們卻因為時空的因素,抓到了不錯的機會。反之,在美國的同學們,多半在畢業時,已經不是就業最好的時機。Wilson至少還加入了不錯的公司。至於Kenny唸了博士班,畢業的時間更晚。拿到畢業證書之後,網路科技的泡沫也破了,找工作並沒有那麼容易。他在台美兩地游走,做過不同的工作,後來台灣政府到美國延攬科技人才回國任教,於是和不少同學們一起回來擔任教職。

因為和Wilson同在業界,彼此之間有不少東西可以聊。就某個角度而言,Wilson是看過大風大浪的:公司被併購,耳聰目明的人在沈船之前紛紛提前下船,登上了救生小艇。Wilson換了幾家公司,現在待的這一家,是IC設計的大品牌,可是偏偏他待的部門不賺錢。在經濟不景氣的此刻,這真不是好消息。談話時,總會聊其他認識的友人的現況。一般人生活中總有浮與沈,因此浮沈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但其中也有人一直都是順風的。偶然聊到Wilson以及Kenny都認識的一位學長。因為要結婚買房子,他恰好在自己工作的那一家公司的股票最高點附近,賣掉了手上所有的股票。他的際遇真是好得出奇啊。聊到此時,三人頓時都安靜了下來。

我不知道另兩位此時在想什麼。想這位學長的際遇真好嗎?在三個人當中,或許我的際遇算是不錯的。此時開口說些什麼,都不太適合。不過,我的內心相信,每個人各自有自己的人生功課,要像鐵杆磨成針一樣,磨到人生『畢業』的那一天。頭腦好,不表示考運佳;拿了好文憑,不表示事業會賺大錢。(雖然台大的校歌最後一句竟然是『必使我們一切事業都成功』。大學教育不是用來教大家事業成功的。)就算是賺了錢,也不表示人生比別人更成功。不過,此時不適合講這些。

沒有留言:

399934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