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HTML-CSS/config.js

2009/01/17

我看<風のガーデン>(風之花園)

死亡,對一個人是什麼意義?

倉本聰的新劇作,富士電視台的開台五十年大戲《風のガーデン》,觸碰了這個題材。偶像劇固然要選擇煽情的題材,以及考慮如何拉高收視率、如何賺觀眾的熱淚,但這個題材,仍然相當有深度。做為倉本大師富良野三部曲的最終回,這齣戲的確夠份量。

劇情的主軸很簡單。麻醉科醫師白鳥貞美(中井貴一飾),在即將升任教授之際,發現自己得了胰臟癌第四期,餘命大約半年左右。生命的終點線比預期提早到來,但在到達終點之前,卻還有父子衝突還沒解決,以及久未謀面的一對兒女。在生命終點前的這一段路,該如何走完?

父子關係的衝突與化解,是倉本聰的劇作當中常見的題材。例如在《優しぃ時間》(溫柔時光)當中,叛逆的兒子和退休開咖啡店的父親之間的衝突、分離、思念與重逢。或是《拝啟·父上様》(料亭小廚師)當中,父不詳的小廚師,在猜測自己的父親是誰的過程中,碰到的內心衝突。這一次父子衝突的題材再度出現。倉本聰在高中時失去父親,或許因此,使得父親的角色在他的作品中總有特別的地位。

但主角的死亡,倒是全新的嘗試。凡是人,都會死。只是每個人開始面對這個課題的時間不同。兒子比父親先走、事業正走向高峰之時人生卻即將劃下句點、衝突與遺憾都尚未解決之前就看到生命的終點線近在眼前⋯⋯,這些除了用來賺人熱淚之外,其實也是要嚴肅以對的課題。劇中的父親對於安寧醫療的詮釋,以及男主角自己對麻醉乃至於對醫學的重新體悟,都很值得深思。

另外,倉本聰也觸碰了『生前告別式』的話題。不過因為偶像劇的需要(總不能一路哭哭啼啼),這一部分是用黑色喜劇方式處理的,讓我直接聯想到《寝ずの番》(守靈夜狂想曲)。既然是生命必經之路,就不應該只有悲傷的單一方式詮釋。

飾演白鳥貞三(貞美之父)的緒形拳,在首播日之前猝逝,更讓人在欣賞這齣劇作時,不得不認真思考生命的無常。

沒有留言: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