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HTML-CSS/config.js

2015/01/14

生活批評家

想像一種人,工作是專門評論別人的生活。

這個奇怪的念頭,起因於一篇糟糕到不行的書評,評論向田邦子的大作《父親的道歉信》。那些搞電子商務的,在網路平台上,都附有評論欄。評論者三教九流。只能說,網路不知名的角落,存在著我無法理解的人,從時事、流行趨勢、書籍、商店和餐館,無所不評。累積評論次數就像玩game:使用者sdf1995,發表評論374次,等級白金⋯⋯。

在餐飲搜尋網站上,看到這種已發表上百篇評論的評論者,只能說,或許這傢伙立志做個美食評論家,在網路世界出名,成為一方罷主。或者,他就只是個御宅族。只不過別人是鐵道御宅,搭乘過各式列車走過各條鐵路支線,或是動漫御宅,能背誦每一句經典台辭並正確回答每個角色背後的配音員姓名,而他是拉麵御宅,吃了上百家拉麵、逐一拍照並做出評論。至於在賣書的網站上發表上百篇評論的,總不能說那些評論者是書籍御宅吧?恐怕成名才是目的,或者其後有某種利益,讓他成為評論的『寫手』,是一種賺外快的方式。

隨著創作工具與環境改變,創作門檻降低,人人都可以(在某個面向)做為一位創作者。網路世代的網誌、手機攝影和短片製作,對比二三十年前的文學、美術、電影製作,是最明顯的幾個例子。環境改變的同時,也讓人們對藝術或文學作品的評論、對電影的評論,逐漸變成對一切創作都能評論。對照影評、文學批評,如今『一切可評』,可稱為生活批評。不過,大剌剌地發表糟糕的評論,讓人看了只能說真傷眼。請想像一篇抱怨梵谷的評論文章,說他的隆河星辰與實景相差太遠,或者抱怨馬諦斯所畫的《舞蹈》和《音樂》色彩和線條太簡單,像是幼稚園小朋友的作品。看倌請別偷笑!日本就有這樣一個綜藝節目,請藝人玩遊戲,鑑別其品味等級,是一流藝人,或是二流、三流乃至不入流。測試方法既簡單又科學:請受試者品嚐高級紅酒與一般餐酒、高級和牛與大賣場特價牛排、觀賞花道大師與初學者的插花作品、聆聽史特拉底瓦里天價名琴與一般提琴。然後請他們做出選擇。這樣的節目真是歡樂滿點!

既然不是搞笑藝人為了生計而上綜藝節目,就別再臉不紅氣不喘地,發表那種文章了吧?

沒有留言: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