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HTML-CSS/config.js

2015/01/24

處方箋

親愛的學弟:

首先,謝謝你,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會想到我,願意找我一吐心中的苦水。至少這代表了,在你的眼中,我算是值得信任的,可以無所顧忌地分享自身遭遇,而不是把它壓在心底的醬缸。原本我以為你是為了搜集資訊而來,例如定期更新我的動態至你的『資料庫』當中。當然,我絕對樂於提供我的近況報導。比起你的故事,電視連續劇一般的情節,我的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有了點年紀之後,最容易犯『好為人師』的毛病。所以,聽你說故事的同時,我一直提醒自己:別輕易開口。除非你問,否則不給意見。吐苦水的,需要的只是個聆聽者,因此只要專心扮演垃圾桶即可。好歹你也過了所謂『兒子會站立』的而立之年,再過不久就年屆不惑了。早有明顯答案的事,實在不需要我叨叨絮絮。不過,我還是把『處方箋』開立如下。說是備考,其實多半備而不用。

老實說,一個半小時之內,我聽到的故事,就是民視八點檔劇情的翻版。雖說自己壓抑著不開口,心裡不免嘮叨幾句:什麼角色你不選,偏偏要扮演一個大反派,讓看戲的婆婆媽媽們咬牙切齒。當我說:你習慣站在鎂光燈前、舞台的中央、彷彿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請別會錯意。我是希望你由他人的角度,設想他們的感受,不要繼續把自己擺在世界的中心,而不是要你把我的話當藉口。此外,請不要繼續自我催眠,說自己『是個惡人』、自己的『心不見了』。那些說法,不過是一種自我設置的簡易型下台階。

你很清楚康德對『自由意志』的論述。根據康德的講法:凡是熊一定想吃魚、孩童一定想吃甜食。倘若一個人,凡事僅僅順著自己的欲望而行,這樣,發生的一切行為,皆屬必然,如同蘋果必然順著地心引力而落地,沒有意志的自由不自由可言。相反的,一個人如果能夠違背自己的欲望,做出某些與欲望相反的決定和舉動,這才算得上自由意志的展現,才能被稱為一個人而不是一顆蘋果。所以,請不要告訴我,自己的理智知道應當如何,但是自己總是被順著欲望而行。此外,你口口聲聲說自己篤信佛教。在佛教,對於那些『軟弱的心靈』,明知必須去做,卻總是說自己做不來,我們會說,就是人很懶而已。

我很同情你的某些遭遇。我理解為什麼你必須把情感的開關扳到OFF,以至於自己覺得自己的心不見了。那就像是電路的保險裝置,一種自我保護措施,避免因為瞬間電流過大造成短路。我周遭另有一些朋友,年紀輕輕,卻早已嚐過死別的悲傷。他們有的喪偶、有的喪子。在受到最強烈衝擊的當下,人都需要先保護自己。於是他們有些人會無視理性、放任自己,彷彿變成了在地板上任性打滾的小孩。有些人則會暫時無視情感、關掉腦袋裡的某些開關,過一段冷血無情的日子。對此,我想我沒有資格說些什麼。但我想告訴你:別讓自己永遠停留在這樣的狀態,總要慢慢地把自己的開關逐一打開。

人生是一趟修行之旅。我不曉得老天爺為什麼給我們每人不同的課題。但我知道:這些課題是必修課,被當了就要重修。有些課題,明明你知道答案,就不要使著性子,兜圈子走。我實在看不出來,一再重修那些被當的課題,有什麼意思。

我最近很認真地在跑步(想想我用多大的機會成本換來每天跑步的時間,就知道我有多認真)。跑步是一個人單獨進行的活動。雖說單獨,但並不孤獨。總會看到其他跑者,雖然他們的程度和跑步日課和我的等級完全不同。我想,你一定理解我在講什麼。苦行者的修行道路,其實是『同行二人』。

別弄錯,可別拉著我同行,尤其是那個重修課⋯⋯。

2 則留言:

isometry 提到...

ㄜ...其實我有點懷疑古兄有看民視連續劇? (又劃錯重點...XD, 希望沒把樓推歪)
BTW, 好久沒來, 煥然一新了耶~~~ :)

PANTU 提到...

謝謝留言。其實我都看三立…

399887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