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井茶堂
北埔老街的古蹟『天水堂』旁,可以看到幽靜的小巷,名為『水井巷』。


(上圖左、右:北埔古蹟天水堂。下圖:古宅旁的水井巷。)

往巷內走,不久就會看到『水井』的招牌(下圖右)。茶堂的入口,就在前面不遠(下圖中)。而『水井』就在小巷旁的古宅邊(下圖左)。



觀光客多半在外面探頭或拍照。進去的遊客有不少是吃客家料理簡餐或是擂茶。不過畢竟名字就是『茶堂』,簡餐或是擂茶只是應廣大遊客群所需。如果對喝茶有興趣的,這家店的好料,其實是膨風茶(白亳烏龍,或稱東方美人)。
因為喝茶,和老闆娘認識有六七年之久了。老闆則是攝影的愛好者,對藝術、文化這檔事,有特別的觀點。平常在店面總是看到老闆娘,所以和老闆熟識的時間相對稍晚一點,不過也已經認識了好多年。二千零三年是個令人懷念的年份,因為那一年的膨風茶特別的好,滿是不可思議的果香和蜜香,是喝了之後會令人微笑的茶。後來的幾年,由於氣候和產量的關係,也或許同時因為喝茶的人變多、以及文化宣傳炒作的副作用,好的茶變貴了。現在只能一邊喝茶、一邊懷念幾年前的美好。


喝了令人會心微笑的茶,如同看了精采萬分的電影,自然想向好友分享。於是我成了『膨風茶推廣協會會長』,而這裏成為我安排竹苗一日遊的幾個觀光路線之一。來過的同事包括大陸、美國、日本、韓國人。台灣的朋友當然也不少。
除了水井茶堂,老闆在不遠處另外開了民宿『水堂』。水堂開設的時間是在水井之後,裏面的陳設雅致。有幾次在那裏喝茶的經驗,可惜沒有機會介紹朋友到那裏住個一晚。有一次帶了一位原籍新加坡的同事到水堂喝茶,本來要在喝茶之後,為他做個北埔文化導覽的,結果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喝茶時,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超大的雷雨,沒辦法離開,更不用提文化導覽了。老闆為了待客,把手上私藏的好茶都端了出來,讓我們一一試飲。對我而言,真是賺到了!不過,可苦了那位同事,喝了一肚子水。


今年的夏茶剛剛採收。到水井晃晃,了解進度。不過首採的茶尚未上市。詢問了一下今年的狀況。和猜測的差不多:梅雨季太短,茶樹的生長多少受到影響,產量大概少了三分之一。
不過,採茶和製茶的日子,天氣不錯。料想其中會有水準相當不錯的好茶。等待七月再為大家做報告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