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HTML-CSS/config.js

2009/05/31

為什麼日本人在道別時說さようなら

さようなら(Sayōnara)的直譯是『如果是這樣的話⋯⋯』。

為什麼日本人在道別的時候說『如果是這樣的話⋯⋯』?


人們在分離的時候,世界上的各個民族,道別的方式,大概分成幾類:
1.期待下一次的碰面。中文的『再見』或『再會』、客家話的『再來玩』、德文的Auf Wiedersehen,意思大略都是如此。
2.希望在分離之後一切順利。例如farewell。
3.其他和宗教有關的,大致是希望神能夠給予祝福。例如good bye。

只有日本人說:如果是這樣的話⋯⋯。

據說,這是江戶時代就有的說法。是一種聽天由命、逆來順受的心情。和日本人的生死觀有些關係。朋友要別離了,雖然相處的時間美好,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如果這樣的話,還是分別吧!至親病重,即將要到另外一個世界。儘管心裏很難過,可是人生豈不是總有一天要走到終點?如果這樣的話,還是接受這個事實吧。將軍下令要打仗,武士和平民百姓的心裏有一萬個不願意。但是局勢的發展,沒有轉圜的空間。如果這樣的話,還是默默接受吧。

這一類的照樣造句,可以繼續做下去。慢慢地,說法逐漸簡化,最後就只剩下『如果是這樣的話⋯⋯』

同樣是人類,這裏可以看到我們彼此之間的不同。碰到生離死別的事,或是戰亂之類的,有人會努力爭取一切可能,或者極力反抗,但也有人比較傾向逆來順受。並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相同的。

進一步閱讀:日本人はなぜ「さようなら」と別れるのか

沒有留言:

399924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