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HTML-CSS/config.js

2008/11/04

桶柑狂想曲

I.
敬啟者:

甲殼公司響應『地方挺園區,園區挺地方』訂購新竹果農桶柑活動,公司認購2,000箱禮盒。除同仁訂購之外,尚提供各部門公關贈禮之用。總經理分配給貴部門的數量是50箱禮盒。當然如有需求超過50箱,也很歡迎提出需求喔!今日sales送給客戶,大家反應都非常好,回到公司再次向管理部多加訂公關數量。請大家多多利用這份愛心來行銷甲殼公司喔。


再次謝謝您!如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與管理部聯絡。

今年柑橘類產量過盛。 甲殼公司認購了兩千箱 (每箱十台斤),以每箱150元的價格促銷。這價格真的很便宜,可惜桶柑實在太多了,數量甚至超過員工數量。在滯銷的情況下,公司每箱補貼100元,以五十元的超低價促銷。賣不完的就給各部門配額,要大家用力把它們送出去。

於是我收到上面那封e-mail。

E-mail當中說什麼反應非常好云云,估計是白色謊言。哪個sales去拜訪客戶時,可以把十台斤的桶柑拎個幾箱出門?一箱十台斤的禮盒,即使拎到客戶手上,對方的眉毛大概也會隱隱皺一下。至於最後說什麼為甲殼公司做行銷,實在不太恰當。拿愛心來行銷,意思是指可以塑造形象嗎?這樣塑造出來的形象,就不知道會是愛心還是偽善了。


II.
桶柑是個好東西。外皮不漂亮,果肉卻非常甜。深橘紅色的果肉,透出獨特的柑橘香,以及淺淺的酸味。它的皮比較不好剝。食用時,比照柳丁,用切片的方法,比較方便。

可惜這世上,人們往往容易看到外表勝過內在。水果也逃不過這種宿命。市場上充斥著進口的漂亮傢伙,外表質樸的桶柑就吃虧了。

從前的新竹是以盛產柑橘聞名。日據時代新竹車站的紀念章,不管是哪一個版本,上頭都看得到柑橘的圖樣。但火星人多半不關心這事。他們大概多半也分不出桶柑和椪柑的差別,就好像他們分不出spaghetti和linguine一樣。火星人不是義大利人,分不出spaghetti和linguine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從這個觀點看來,也可以清楚理解:火星人是過客,他們只不過是把新竹當做太空中眾多基地的一個罷了。


III.
於是在sales的座位區,每個座位都堆了五箱十箱的配額。 由於數量實在太多,有人已經開始把它們送給工程師當零嘴。工程師用腦時,熱量消耗很大的⋯⋯。

不過工程師終究不是蝗蟲,要靠他們吃掉五十箱,實在強人所難。這時我想到了學術界的教授們。先前校園徵才、還有成立研發中心申請國防役員額的時候,得到他們很多的協助。桶柑當做禮物送他們,好像也說得過去吧?就算送一箱十台斤、處理起來有些麻煩的禮物,那些教授們,應該會有比較高的道德性或理想性,願意全力協助處理吧?

尤其我那幾位在學術圈的同學們,他們可是清流中的清流。這種事他們幫忙起來,一向義不容辭。

於是我條列了一份名單e-mail出去。名單洋洋灑灑,遍佈台清交成,共計三十五位教授。存貨一下子就『去化』三分之二。平時清庫存有這等功力就好了。

沒想到立刻來了兩封回信。第一封是管理部的同仁寄來的。他委婉地說:清大交大沒問題。就算需要用力拎過去,他們也會協助全力將桶柑送出。但台大和成大實在太遠了。如果靠宅配,一箱要八十元。我們現在一箱只賣五十元,宅配要價比賣價還高,真的要這樣做嗎?

說的也是。

第二封則是來自主管的回信。他先在前一封信說:

Gentlemen, pls make good use of the oranges. Pls send your requirement to 美麗的助理小姐 and copy me. Thanks

後來他看到了名單,於是要美麗的助理小姐這樣做:

pls help compile all requests.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total demand first.

我想他大概覺得:一下子用掉三十五箱在教授的身上,不太算是making good use of the oranges吧?

也許心地善良的主管真誠地相信管理部說的

⋯⋯今日sales送給客戶,大家反應都非常好⋯⋯

但他大概沒有試著實際拎一箱桶柑到客戶端,也沒有看到sales已經私下開了幾箱,讓工程師『去化』這些桶柑了⋯⋯。


IV.
一般人總認為農業是傳統產業,火星人做的,則稱為高科技。其實,兩者的差異並沒有那麼大。

第一個明確提出這個見解的,就是來自學術界。他是清大的吳誠文教授。

吳教授說:台南的愛文芒果賣得好,大家就一窩蜂地搶種愛文。於是供過於求,造成滯銷。君不見電子業亦然?
(教授說的沒錯。DRAM如此、DVD player如此、LCD面板亦如此。)

我則想告訴吳教授:農業至少還從事耕耘。不少火星人已經成為遊牧民族了。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哪兒有水草,就把牛羊趕到那裏,吃光它,然後移到下一站。在這一點上,農業至少願意思考、札根和等待。畢竟種一顆果樹,往往要三年五年之後才收成。

沒有留言: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