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HTML-CSS/config.js

2008/09/30

憑神之小文吾

雖然小說《憑神》的主角是別所彥四郎,但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無法把自己的目光從小文吾的身上移開。

小文吾有著鯔魚一般的臉孔和笨拙的反應,是其他武士嘲弄的對象。但是,一旦談到修道,彷彿就成了另外一個人。

我認識一位朋友,綽號叫小東,喜歡武打,個性像個大孩子。據說他有看見『那種東西』的能力。在外星人的讀書會上,他的談話有時很神怪,例如前一天晚上在晶圓廠值班時看到龐然巨獸云云。但更多時候,他的談話就是個大孩子,例如昨天去哪兒的武術會,和別人打了一架之類的。

有一次農曆七月,讀書會為了衝人氣,於是安排了一場鬼月講鬼的活動,主講者是小東。當天大家問了一堆有的沒的問題,諸如:何時開始有這種特異能力、這個能力可以經自由意志打開或關掉嗎、現場有沒有那種東西⋯⋯之類的搞笑問題。他很有耐心地回答了大家的問題,而且,出乎意料的,是一套邏輯清晰的回答。對於神佛或是鬼怪,他的思考很有哲理。當天談的話題,與其說是談『神通』,倒不如說是談信仰。我發現,他是一個正信的佛教徒。

科學家用其他方式看待這一類的事。他們說,人之所以有靈異的體驗,是因為大腦的某個部位不正常放電,如同輕微的癲癇。我並不知道有沒有靈魂的存在。可能有,也可能沒有。但就算沒有,一個人的大腦的輕微放電,卻讓他開始比別人更認真思考:人活在世是什麼意義、神鬼的存在是什麼意義、做為一個看得見神佛的通靈人士(或是做為一個大腦會特異放電的人士)是什麼意義⋯⋯。因為認真,內在豐富了起來。就算有一張鯔魚臉孔,又有什麼關係呢?

沒有留言: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