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HTML-CSS/config.js

2014/11/20

女兒的道歉信

這幾天想重溫向田邦子的大作《父親的道歉信》。但是,很不幸地,在紊亂的書堆當中,怎麼找都找不到它的蹤跡。

《回憶‧撲克牌》、《宛如阿修羅》、《隔壁女子》、《午夜的玫瑰》、《寺內貫太郎一家》全都在。向田和子為了紀念姐姐邦子的著作《向田邦子的青春》也乖乖地立在一旁。但就是找不到《父親的道歉信》。這正是所謂莫非定律?

只好隨手抓了另一本《女兒的道歉信》,反正都是道歉信,將就一下。

《女兒的道歉信》是一本散文集,日文書名《眠る盃》是當中某一篇散文的標題。當然,書中也有一篇,標題是『女兒的道歉信』。這一篇道歉信,講的是向田邦子在第一本散文集───也就是我找不著的那一本───即將上市的前一天,對母親的告白,以及其他種種。散文集的內容,是關於過世的父親,以及童年往事。書末提到了向田邦子在三年之前得了乳癌,當時的心境,讓她開始動筆,寫下了那本書。罹癌當時因為種種顧慮,向田邦子並沒有向母親坦白實情,而是謊稱其他疾病。如今書本即將出版,總是要提前親口向母親表白才好。為了避免過於傷感,向田邦子特別把場地選在氣氛明亮的咖啡廳。然而,在坦白了自己三年前那場病其實是乳癌之後,母親竟然面不改色地說『我想也是』,還說她也在想,女兒究竟什麼時候才要告訴自己。

腦海當中的畫面,此時在邦子的母親一旁,頓時浮現了蘋果日報常常使用的『勝』。

於是原本可能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場景,變成了這一封略帶歡樂氣氛的道歉信。

我想這就是向田厲害的地方。身為編劇的她,筆下總有一幕幕清晰的畫面,然後天天趕稿,三不五時得為各種突發狀況而更動劇情。向田的筆力想必是如此鍛練出來的。

不過,這次重讀這篇散文,當中的一句話,不知為什麼,深深地吸引住我。

向田邦子說,罹癌當時,她覺得自己活不久了,於是『抱著寫下一份沒有特定對象的遺囑的心情』寫下那本書。

原來,她是用那樣的心情,所以才能寫出如此感人的著作。我終於知道為什麼自己總是寫不好了。

沒有留言: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