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HTML-CSS/config.js

2014/10/20

對泰國說抱歉

I.
人是一種很糟糕的存在。

前後的一致性很差、以至於難以理解。自大,以為拿了什麼權柄可以統治地球上的萬物,於是像癌細胞一樣消耗資源。然後,對此一切,從來不說抱歉。

Robert Fulghum的名著《All I really need to know, I learned in kindergarten》,標題下得真好。在幼稚園教導小朋友的種種,例如:
- Share everything.
- Play fair.
- Don’t hit people.
- Clean up your own mess.
- Say you’re sorry when you hurt somebody.

這些是一個人的教養。日後,小朋友成為大人,進入社會,只不過是把分享的內容,從糖果和玩具,變成手上握有的資源;從公平的遊戲,變成公平的競爭;至於自己該收拾的,從散亂一地的玩具,變成職場上該自己清掉的大便。然而幼稚園在本地早已改制成小學先修班。因此周遭充斥一些自以為高學歷、實則幼稚園肄業的傢伙,也不足為奇。


不過,指責別人總是容易的。有些事應該要求自己反省,例如向別人說抱歉。


II.
人生的第一次出國是因公出差美國,然後是出差瑞士。至於私人旅遊,則是在工作幾年、小有積蓄之後,和公司同仁赴泰國自由行。

那一趟自由行的總領隊是我們當中能力很強的一位,而他的老婆又比他更厲害。因此,當同仁前來邀約時,看在有人包辦所有瑣事、我們只負責吃喝玩樂其餘一切不用操心的分上,我就答應參加了。旅遊的地點是普吉島,同仁選擇了泰航的蘭花假期,住Laguna Phuket Resort,勾選了好幾個有趣的行程,包括騎大象以及外海小島旅遊,另外看了一場秀。同事的老婆另請人協助安排了Baan Rim Pa的晚餐以及泰式傳統按摩。總之是個快樂得不得了的私人旅行。此後,自己需要安排私人假期又沒時間規劃時,這個行程往往拿來重覆使用。

在泰國,普吉以外,第二個拜訪的地點是清邁。

那是為了慶祝家姊順利獲得博士學位的旅行。本來的規劃是巴里島,但是南亞海嘯之後,新聞一再報導南亞仍有很高的機率再發生大地震,我們對是否去巴里島,有一些猶豫,行程因此改為清邁。那是第一次我感覺到,或許,我應該對泰國說抱歉。

旅館方面幾乎是以僕人的姿態服務我們這些賓客。用晚餐時,餐廳資深的侍應人員教我Khao Soi這道泰北菜的泰文發音,然後又教我唸Tab Tim Grob這個甜點。他應該超過五十歲了吧?以僕人的姿態服務我們的同時,從他的眼中看得到他的驕傲與尊嚴。相較之下,我在餐桌上,比較像是個沒教養的小孩。那個年紀的我,甚至不知道,手肘撐在餐桌上進餐,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然後,在騎大象的行程中,當地導遊是一位年紀約四十歲前後的女士,說了一口很漂亮的英文。談到泰北,她說當地的農地很好,因此稻作經常豐收。泰國人的物慾不高,農家本來應該可以有很好的生活的。說到這裡,她就停了下來。我從她的眼裡,看到了一閃即逝的的哀傷。

我想,也許有些話,她不願說出口。


III.
我是不是該向泰國人道歉,做為剝削的一方? 

當然我也可以找一些藉口,說那些泰國旅遊的經驗,也促進了當地經濟。但是,這種話,即使自己聽了,都感到偽善。這種說法,就跟當年日本歐吉桑到台灣的買春團,自稱促進了台日交流,或者時下中國的土豪旅客去香港,在香港的舉止完全不尊重當地,卻又說自己是香港的經濟貢獻者,沒什麼不同。

看看我們怎麼對待來自東南亞的外籍勞工?看看我們如何對待那些為我們照顧長輩的外籍看護?再看看如何又如何對待那些已經融入台灣,並且為本地做了重大貢獻的外籍新娘?

我想,我欠泰國一聲抱歉。

沒有留言: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