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HTML-CSS/config.js

2009/04/04

從火星看馬橋——我讀《山南水北》


回到湖南鄉村定居的韓少功,寫下了這本散文集。

韓少功山居生活所見、所聞、所思的記錄,篇章各自獨立,有如八溪峒的生活取樣。眾多的取樣,建構了山居的全貌。整本書有《馬橋詞典》的味道,讀者可以不依篇章順序,自由地閱讀。不過,馬橋的故事,多少有時空的距離感。《山南水北》則是第一人稱的現在進行式,讀起來似乎讓人更貼近八溪峒。

在休假的日子裏,以緩慢的步調閱讀這本書,是一種享受。

如果只有所見所聞的記錄,則不過是山居生活的攝影集或是素描本。但是加上了作家的思想之後,一切就變得很有意思了。作家回到了農村,親身『體驗』勞動者的生活,得到了旁觀者無法體認的哲學。素描本,就此變成了人生的哲學書。

透過作家的觀點看世界,出現了以前沒有的視野:

原來懷舊是要成本的。

念舊通常屬於情感、求新則屬於慾望。

文化是和耕耘以及養殖有密切關係。

然後,作家大大地嘲諷所謂的『知識經濟』。

是啊。打從移民火星開始,我就覺得電子業其實是一場騙局。這些所謂的科技,被包裝成對人類的文明有多麼偉大的貢獻。實則誘騙人類改變生活方式(這些改變不見得不好,卻也不見得更好),然後從中賺取利益。

不過,我也是掠奪地球資源的眾多火星人當中的一個既得利益者。應該沒什麼立場在此說三道四。尤其是讀這本書的時候正在進行『JAL修行』。這樣的行為真是諷刺。好像是火星人到了太空站當中的叢林生態保育公園或是海洋生物展覽館,在那邊參觀什麼是大自然、什麼是農村生活、什麼是勞動者的哲思。

要改變個做法也不是不行。從太空站移民到叢林當中即可。

沒有留言:

Labels